我記得我曾經有遇過一位高中生,他看著加上各種符號的羅馬字母,像是défense, plutôt,然後他還天真地以為這是英文。我其實很驚訝,就算他英文不好,但是應該也要認得出這不是英文。可是,他似乎認為只要是用abc寫成的語言,就是英文。這個例子讓我想到,其實台灣的學生對於語言多樣性普遍認知不足,台灣教育似乎也不強調語言多樣性,外語教學也只侷限在日文、英文,法文、西班牙文、韓文的教學也只佔少數。
如果今天一個高中畢業生不知道希臘、阿拉伯、俄羅斯、法國的地理位置,我們一定會驚呼教育出了什麼環節。可是,如果無法分辨阿拉伯、俄羅斯、法國的語音或文字,這樣可以接受嗎?換個角度想,如果今天到了國外,你發現美國高中生居然分辨不出中文和韓文,難道不會覺得這個人太沒有國際觀了嗎?現在教學一直強調國際化,我覺得應該也要培養學生大致上能辨識各國文字語音的能力,或是最最起碼,要能區分英語與非英語。我認為語言是一個文化的一部分,就好像地理、歷史、飲食、風土民情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,所以一個有國際觀的學生,要能夠了解各國的地理、歷史、飲食等,當然也要了解語言。
很可惜的是,台灣的語言教育,只有鄉土語言、國文、英文,而各科教師又只會專注於教導各自的語言,不會給學生一個通盤的語言觀,國文老師不會講到日文,英文老師不會解釋到法文,導致學生的語言觀是很狹隘的,從國小到高中所接觸到的語言是非常不多元的。
所以我認為,不只是語言教師,各科老師,只要是上課會用到語言授課的老師,都可以為語言多樣性貢獻一份心力。地理、歷史老師當介紹到某國地理、歷史時,可以順帶介紹該國的語言特色。甚至是數學、理化老師,當介紹到某位科學家時(事實上很多科學家不是美國人),可以順便介紹該科學家的本名,讓學生聽聽看在那個語言中該怎麼發音,或是看看該語言的文字寫法,而不是一味使用中文譯名。另外,各科老師也可以特別注意男女性別使用語言的不同方式,在上課時都可以機會教育:男女生使用語言的方式只是不同,但是沒有對錯。其實各科教師在上課時都可以鼓勵學生多跳出自己母語的框框,跳出自己性別使用語言的框框,用更開闊的心胸接納多元的語言。